• 2019年第19卷第1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述评
    • 8-羟基脱氧鸟苷与抑郁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2019, 19(12). DOI: 10.3969/j.issn.1009-6574.2019.12.001

      摘要 (6314) HTML (0) PDF 429.70 K (45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病理生理学机制复杂。近年来,抑郁症的氧化应激假 说备受关注,8- 羟基脱氧鸟苷(8-OHdG)作为氧化应激造成 DNA 损害的生物学标志物,已有研究发现抑 郁症患者体内8-OHdG 水平升高。现就 8-OHdG 与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为抑郁症的发病机制 研究提供参考。

    • >论著
    • 天麻钩藤饮对服用阿立哌唑精神分裂症 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 19(12). DOI: 10.3969/j.issn.1009-6574.2019.12.002

      摘要 (7862) HTML (0) PDF 367.85 K (45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天麻钩藤饮对精神分裂症出现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 90 例患者随机分入天麻钩藤饮组(研究组)和盐酸苯海索组(对照组),随访 8 周。应用不自主 运动量表(Abnormal Involuntary Movement Scale,AIMS)、锥体外系反应量表(Rating scale for extrapyramdal side effects,RSESE)、健康状况调查问卷(MOS 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量表及不良反应量 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在治疗前后评估患者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生活质量、不 良反应情况。结果 (1)两组间 AIMS 量表、RSESE 量表治疗前后变化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2)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主效应分析:干预后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总评、健康变化自评的时间主 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主效应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生理功能、生理职 能、总体健康感、躯体健康总评、总分存在交互作用(P< 0.05)。单独效应分析:研究组在生理功能、生 理职能、总体健康感、躯体健康总评、总分方面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对照组在生理 功能、躯体健康总评方面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3)治疗后,研究组生理功能改善 与 AIMS、RSESE 量表改善(r=0.385 ,P=0.012;r=0.381,P=0.012)以及生理职能改善与 AIMS、RSESE 量表 改善(r=0.416,P=0.006;r=0.314,P=0.040)均呈低度正相关,总体健康感改善与 RSESE 量表改善呈低度 正相关(r=0.342,P=0.025),SF-36 总分改善与 AIMS 改善呈低度正相关(r=0.300,P=0.007),躯体健康总评 的改善与 AIMS、RSESE 量表改善呈低度及微弱正相关(r=0.338,P=0.002;r=0.275,P=0.011)。(4)两组间 TESS 症状严重度单项分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06,P< 0.001)。结论 天麻钩藤 饮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能与其改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的作用相关,且不良反应小 于盐酸苯海索。

    • 单中心脑小血管病影像学严重程度的预测 研究

      2019, 19(12). DOI: 10.3969/j.issn.1009-6574.2019.12.003

      摘要 (8371) HTML (0) PDF 363.45 K (46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构建与脑小血管病(CSVD)MRI 总负担评分相关的预测模型,实现利用个体化指标 来预测影像学上 CSVD 的严重程度。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共连续纳入 2018 年 7 月至 2019 年 3 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就诊的 429 例 CSVD 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临床 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如性别、年龄,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卒中史、吸烟 及饮酒等)、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凝血功能、炎性指标、甲状腺功能等)及影像学资 料(如头部 MRI),根据评价影像学严重程度的总 CSVD 评分分为轻度组(总 CSVD 评分 0~1 分,198 例)、 中度组(总 CSVD 评分 2 分,93 例)和重度组(总 CSVD 评分 3~4 分,138 例)。单因素分析比较各组间各 资料的差异,以轻度组为参照,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中度或重度组 CSVD 发生的因素,并采 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因素预测中度或重度 CSVD 的价值。结果 以轻度 CSVD 作为参 照,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OR=1.115,95%CI:1.077~1.156)、高血压病史(OR=2.549, 95%CI:1.393~4.662)、谷 草 转 氨 酶(OR=0.953, 95%CI:0.911~0.997)、胱 抑 素 C(OR=53.246, 95%CI: 2.774~1021.986)是中度 CSVD 的影响因素(均P< 0.05);年龄(OR=1.156,95%CI:1.113~1.200)、高血压 病史(OR=4.642,95%CI:2.425~8.883)、肌酐(OR=1.029,95%CI:1.007~1.052)、高密度脂蛋白(OR=0.312, 95%CI:0.102~0.952)、淋 巴 细 胞 计 数(OR=0.4406,95%CI:0.243~0.797)、活 化 部 分 凝 血 活 酶 时 间 (OR=1.158,95%CI:1.046~1.282)、同型半胱氨酸(OR=1.119,95%CI:1.025~1.220)是重度 CSVD 的影响 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联合诊断中度CSVD的AUCROC为0.828(95%CI:0.777~0.878, P< 0.01),联合诊断重度 CSVD 的 AUCROC为 0.910(95%CI:0.880~0.940,P< 0.01),联合诊断中度或重 度 CSVD 的 AUCROC较单一因素的 AUCROC均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了解 CSVD 患 者的人口学信息、既往史、实验室检验等信息构建 CSVD 严重程度的预测模型,相对于单一指标更有利 于中度或重度 CSVD 的预测。

    • >专题
    • 工作记忆在重性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损害中的中介作用

      2019, 19(12). DOI: 10.3969/j.issn.1009-6574.2019.12.004

      摘要 (8181) HTML (0) PDF 511.58 K (50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工作记忆对社会功能影响的中介作用。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 观察研究,连续纳入北京安定医院 2017 年 6 月至 2018 年 8 月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Ⅳ版 (DSM-Ⅳ)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 149 例,采用患者健康问卷(PHQ-9)、席汉残疾量表(SDS)、自定顺序指 示任务(SOPT,包括总点击次数)分别评估其抑郁严重程度、社会功能和工作记忆,利用层次回归模型 检验工作记忆在抑郁严重程度和社会功能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 (1)PHQ-9 总分与 SDS 总分呈正相 关(r=0.41,P< 0.01),与 SOPT 总点击次数呈正相关(r=0.19,P< 0.05),SDS 总分与 SOPT 总点击次数呈正 相关(r=0.16,P< 0.05)。(2)层次回归模型结果及 bootstrap 结果显示,SOPT 总点击次数在 PHQ-9总分与 SDS 总分存在部分的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 4.09%。结论 抑郁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的确受到工作记 忆的中介作用影响,但只是部分的中介效应。

    • 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认知功能:一项8周 随访研究

      2019, 19(12). DOI: 10.3969/j.issn.1009-6574.2019.12.005

      摘要 (9262) HTML (0) PDF 366.82 K (54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卒中后抑郁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与认知功能的 特点及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苏州市广济医院 2016 年 7 月至 2019 年 6 月的门诊及住院卒 中后抑郁患者 42 例,列入研究组。入选同期医院年龄匹配的社会健康体检人员 42 名作为对照。对研 究组患者给予常规口服抗抑郁药物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在 1~2 周内逐渐加量至治疗量。研究 组治疗前(基线期)及治疗 8 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抑郁严重程度,采用剑桥 神经心理自动化成套测试(CANTAB)中的快速视觉信息处理(RVP)进行认知功能测试,采用酶联免疫 吸附剂测定法测定患者空腹血清 TNF-α 浓度。对照组仅基线期测定认知功能及空腹血清 TNF-α 浓 度,并进行两组间及研究组治疗前后各指标的比较。采用 Pearson 相关分析法观察研究组治疗前后血 清 TNF-α 水平与 RVP 认知测试、HAMD-17 总分的相关性。结果 (1)治疗前,研究组血清 TNF-α水平 [(35.80±7.06)ng/L]高于对照组[(20.70±3.65)ng/L];认知测试中,RVP 的命中率[(56.33±20.89)%]、 总正确数(244.73±14.38)、总击中数(14.57±5.05)及 A′统计量(0.88±0.05)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分 别 为(73.00±15.77)%、(260.72±11.77)、(19.00±4.70)、(0.92±0.05)],总 漏 击 数(11.39±4.55)高 于 对 照 组 (7.29±4.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组血清TNF-α水平与RVP中的命 中率(r=-0.271)、总正确数(r=-0.345)、总击中数(r=-0.317)及A′统计量(r=-0.351)均呈负相关(均P< 0.01), 与总漏击数(r=0.420)、HAMD-17 总分(r=0.756)呈正相关(均P< 0.01)。(2)治疗后,研究组血清 TNF-α 水平、RVP 认知测试(总正确数、总击中数、A′统计量)及 HAMD-17 总分[分别为(22.30±4.04)ng/L、 (253.01±15.63)、(18.58±4.79)、(0.90±0.06)、(7.52±2.12)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 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 TNF-α 升高、认知功能下降,经治疗后血清 TNF-α 降低、认知 功能改善;相关性分析提示治疗前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 TNF-α 水平与认知功能相关。

    • 抑郁症认知损害与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进展

      2019, 19(12). DOI: 10.3969/j.issn.1009-6574.2019.12.006

      摘要 (7418) HTML (0) PDF 317.63 K (77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抑郁症是一类高患病率、高疾病负担、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自杀率的慢性精神疾病,是 精神科的常见疾病之一。大量国内外文献发现抑郁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损害,认知症状可早于抑 郁症的其他症状发生,是抑郁症诊断标准的重要条目,也是重要的残留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 作。目前磁共振成像、神经生化检测、脑诱发电位等手段的兴起使抑郁症的认知功能研究得到了进一 步的发展,其中事件相关电位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现就目前国内外抑郁症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进展进 行回顾汇总结,为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综述
    • 人际社会节奏治疗在双相障碍和抑郁障碍应用的 研究进展

      2019, 19(12). DOI: 10.3969/j.issn.1009-6574.2019.12.007

      摘要 (6947) HTML (0) PDF 367.96 K (75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双相障碍和抑郁障碍患者普遍存在明显的生物和社会节律紊乱。研究表明人际社会节奏 治疗(IPSRT)在稳定患者社会节奏、改善生物节律方面具有良好疗效。现对双相障碍和抑郁障碍的生物 节律、人际社会节奏治疗的理论基础、治疗方法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能为双相障碍和抑郁障碍 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

    • 酒依赖认知损害与同型半胱氨酸的研究进展

      2019, 19(12). DOI: 10.3969/j.issn.1009-6574.2019.12.008

      摘要 (6548) HTML (0) PDF 392.61 K (65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长期饮酒可导致认知损害,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与酒依赖 所致认知损害密切相关,现从同型半胱氨酸的生物效应、与酒精相关认知损害的关系及治疗进展等几 方面对同型半胱氨酸与酒依赖所致认知损害的研究加以综述。

    • 氧化应激在肌萎缩侧索硬化中的研究进展

      2019, 19(12). DOI: 10.3969/j.issn.1009-6574.2019.12.009

      摘要 (7209) HTML (0) PDF 350.05 K (90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肌萎缩侧索硬化是一种致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在于脊髓、皮层和脑干运动神经 元的进行性退行性改变,导致肌肉无力、肌萎缩和痉挛。目前肌萎缩侧索硬化具体的机制不明,近年来, 氧化应激是相关研究热点。现对氧化应激机制与肌萎缩侧索硬化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 心理治疗在创伤后应激障碍中的应用及机制 研究进展

      2019, 19(12). DOI: 10.3969/j.issn.1009-6574.2019.12.010

      摘要 (9370) HTML (0) PDF 335.73 K (88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心理治疗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常见的治疗 方法。已有研究证实心理治疗对于 PTSD 各种症状改善尤为重要,但目前对于每种心理治疗方法有何 差异,治疗机制、适应的症状有何不同研究较少。现回顾 PTSD 心理治疗的国内外研究,分别对各种心 理治疗适应症状及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