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安全有效 | 北京协和医院“另辟蹊径”移植神经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

近日,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王任直、包新杰和神经科万新华团队联合开展的一项“利用人源神经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I期临床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与既往通过脑定向移植的途径不同,这是全球首次通过鼻粘膜移植神经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这种无创方式被证明是安全有效的。研究结果以原创性论著的形式发表在中科院一区杂志《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和精神病学杂志》(Journal of Neurology , Neurosurgery & Psychiatry)上。

 

 

帕金森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大脑的多巴胺能神经元逐渐减少,随着疾病进展,晚期患者将丧失自理能力,长期卧床可能导致多种严重并发症,对患者及其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造成沉重负担。目前,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和手术,但只能暂时缓解病症,无法实现病情逆转,更不能从根本上治愈。

 

近来的研究成果提示,成年人大脑中的神经干细胞可以重新分化为神经元。但帕金森病患者本身的病变降低了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能力,难以发育成为健康的神经元。目前,全球正在进行多项利用外源性神经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试验,多采用脑内定向注射或腰椎穿刺这两种方式来移植干细胞,都属于有创操作。

 

北京协和医院研究团队敏锐地捕捉到了一条“近路”。“鼻腔作为大脑的‘后门’,其黏膜下存在一条直接通往大脑深处的‘小路’——嗅觉神经通路,为植入的神经干细胞绕过血脑屏障、直接抵达目标区域提供了可能。”为了证明“抄近路”的可行性,研究团队开展了单中心、对研究者和受试者都不设盲、剂量递增的人源神经干细胞经鼻粘膜途径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I期临床研究。

 

研究纳入了18名患病5年以上的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患者被分为3个剂量组,分别经鼻粘膜途径接受每次150万、500万和1500万人源神经干细胞治疗。受试者每周需接受1次干细胞移植,共计4次。治疗结束后,进行12个月的随访评估。

 

在安全性评估中,研究者未发现与治疗相关的、有临床意义的安全问题或严重不良事件,影像学检查也未发现肿瘤或其他异常。在有效性评估中,研究者采用运动障碍协会统一帕金森疾病评定量表(MDS-UPDRS)对受试者的精神、行为、情绪、日常活动、运动功能、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从治疗完成后第3个月至第12个月,受试者在所有时间点的得分均显著下降,运动症状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特别是在治疗结束后的第6个月,平均评分下降19.9分,改善幅度最大。经鼻黏膜途径移植神经干细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以证实。研究还发现,受试者评分的改善与人源神经干细胞剂量水平之间没有明确的相关性。

 

“相比传统的脑内定向注射或腰椎穿刺移植,经鼻粘膜途径移植治疗的方式更加便捷,而且无创,可以多次重复移植。这一方法将有效提高细胞的存活率和功能性整合效率,从而实现神经网络的有效修复与功能恢复。”研究团队表示,下一步将进行更大规模、更长期的随机对照II期临床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其效果。

 

 

共同第一作者:姜燊种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2021级临床型博士研究生,师从王任直教授。

 

 

共同第一作者:王含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Johns Hopkins医学中心和美国国立卫生院访问学者。担任国际运动障碍协会亚太区域分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和运动障碍病学组秘书,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和运动障碍病学组常委等。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帕金森病相关的多项研究。

 

 

共同通讯作者:包新杰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专项首席科学家。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促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外科基础与临床分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专业专家委员会委员。

 

 

共同通讯作者:万新华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神经病学专业学组委员。长期从事神经病学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专长于运动障碍病(锥体外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多项科研课题。

 

 

共同通讯作者:王任直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现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细胞治疗学系副主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顾问教授,国家干细胞临床专家委员会委员。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等奖项。

 

原文链接:https://jnnp.bmj.com/content/early/2024/05/09/jnnp-2023-332921

发布日期:2024-07-19浏览次数:
来源: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王任直、包新杰和神经科万新华团队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